摘要
“治中焦如衡”的学术思想对脾胃病的诊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临床实践,围绕“治中焦如衡”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通过斡旋气机升降、燥湿相济、虚实兼顾、寒温并用等方法,终使中焦恢复平和之态,以期达到延缓病情甚至逆转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目的。
▲通讯作者 张永强,男,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疑难危重疾病及心身疾病的诊治。E-mail:312107358@qq.com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属于胃癌前病变,一般认为,正常胃黏膜最终发展为胃癌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多阶段的过程,即“正常胃黏膜→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胃癌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温病条辨·卷四·治病法论》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由此可知,气机的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脾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而以升清为健,胃主受纳而以通降为用,二者升降相依,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对全身气机有重要的调节、平衡作用。其既是维持各脏腑功能活动之间升降运动协调平衡的主要力量,也是治疗后恢复“气归于权衡”“以平为期”的重要保
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脾胃体用各异,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
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程一般较长,或因虚致实,抑或因实致虚,均可导致虚实夹杂,而单纯的虚证或实证临床并不多见。若病实在先,失治误治,邪实不祛,久久迁延,可致脾胃受伤,因实而致虚;反之,若脾胃既伤,气阴亏虚,运化失职,可因虚致实。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正虚,即脾胃虚弱;邪实,不外乎气滞、食积、湿阻、瘀血等。故CAG伴LGIN患者常常可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等脾胃气虚之症,或胃脘隐痛、嘈杂似饥、口干、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少或剥、脉细或细数等脾胃阴虚之症;同时兼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舌苔厚腻、脉滑等气滞、食积、痰阻诸症;更甚者久病入络,血脉瘀阻,从而呈现面色暗滞、舌紫暗或暗淡或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迂曲、脉涩等血瘀诸症。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云:“胃病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李东垣《脾胃论·五脏别论》亦云:“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治疗时,若单纯补虚则易使邪实愈盛,而单纯祛邪又恐损伤正气,故宜消补兼施,通补并用,切不可克伐脾胃生生之气。此外,临证之时,更应分清虚实侧重,“消”“补”权衡。视虚实之多寡,或寓消于补,或寓补于消,或补消参半,补而不滞,消而不伐,虚实平和,以平为期。方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寒热的产生取决于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邪正交争,或失治误治,或饮食失调,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出现寒热失调,或寒热互相转化或错
许某某,男,41岁,江苏江阴人,2018年7月19日初诊。主诉:反复上腹不适1年余,加重1周。2018年7月19日胃镜(江阴市人民医院,设备型号:GIF-XQ260-C9)示:萎缩性胃炎;病理提示:轻度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幽门螺杆菌阴性。刻下:上腹胀满,食后明显,偶有嗳气,反酸频频,口干、口苦,纳食尚佳,夜寐尚安,二便尚调。舌红,舌下静脉增粗,苔薄黄稍腻,脉细。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医诊断:胃痞(气虚湿热,瘀血阻滞证)。治当益气健脾,清化湿热,佐以活血。处方:清化逆萎汤加减。药用:太子参10g,炒白术10g,法半夏6g,麦冬15g,黄芩10g,仙鹤草15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莪术10g。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
后患者多次复诊,均诉服药后自觉良好,诸症不显,考虑本病迁延难愈,一般疗程为3~6个月,故嘱原方续服以固疗效。
2019年05月17日复查胃镜(江阴市人民医院,设备型号:GIF-XQ260-C9)示:萎缩性胃炎。病理示: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局灶萎缩。
按 本案中清化逆萎汤乃全国名中医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参考文献
CORREA P.A .humanmodel of gastric carcinogenesis[J].Cancer Res,1988,48(13):3554-3560. [百度学术]
吴鞠通.温病条辨[M].张志斌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8. [百度学术]
蔡 淦.“治中焦如衡”为调治脾胃病大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6):3-5. [百度学术]
王宁群.治中焦如衡与脾升胃降——姜良铎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88-89. [百度学术]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143-144. [百度学术]
张 丹.脾胃寒热病机及治法探讨[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4):8-10. [百度学术]
顾 诚,单兆伟.单兆伟运用自拟二参三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222-223. [百度学术]
谢 鸣. 方剂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9. [百度学术]
李梦莹,徐陆周,单兆伟. 基于NF-κB(p65)/CyclinE通路芪竹二术二草汤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的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0):2119-2124.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