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F)、维普网(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9月10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纳入24篇随机对照研究(RCT),累计样本量2087例,其中治疗组1050例,对照组1037例。VAS疼痛评分合并效应量WMD=-0.69 95%CI[-0.90,-0.47] ,Z=6.19 (P<0.00001);有效率合并效应量 OR=3.74,95%CI[2.14,6.56],Z=4.61(P<0.00001);不良反应合并效应量OR=0.11,95%CI[0.06,0.22],Z=6.71(P=0.005);安全性评估各项研究标准不一未作Meta分析。
• 作者单位 1.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西 南昌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省中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4)
手术是治疗混合痔最常用且有效的方式之一,然而术后疼痛是手术治疗最常见的并发
目前在临床上针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法中,西医疗法有:镇痛药物治疗,麻醉药物治疗,麻醉方法改良,术后镇痛方式改进等方式;中医疗法有:口服汤药,外用药物,针灸治疗,耳穴
①研究类型:以穴位埋线为主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无论是否采用盲法,语种限中、英文;②研究对象:明确为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例来源不限;③干预方法: 实验组采用穴位埋线,或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或空白对照;④结局指标: VAS疼痛评分、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安全性。
本研究以“痔”“术后疼痛”“埋线”为中文关键词进行检索,以“Postoperative pain of hemorrhoid”“Catgut implantation”/“Acupoint embedding”为关键字进行外文文献检索。仅进行计算机检索,检索数据库包括: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F)、维普网(VIP)等数据库。检索的起止日期为各数据库的最早起始日期至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9月10日。文献的发表类型及不限,语种限中文或英文。
对每篇报告的临床试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评价标准“偏倚风险”来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实施、盲法的应用、数据完整性、有无结果的选择性报告和其他偏倚来源共6条进行风险偏倚评估。对于每个条目,如果满足则意味着低风险(low risk);不满足则意味着高风险(high risk);当文献中未报告足够的信息让我们对相应条目做出明确的判断时,则将该条目定为不清楚(unclear),意味着中度风险。此外,还根据对象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诊断标准、样本含量估计、组间可比性和结局指标的选择等进行评估。
由2位研究者分别单独按照设计的资料提取表进行资料提取并进行质量评价,任何不一致的质量评价都要通过讨论达到意见一致,如有分歧则通过第3位研究人员协助解决分歧,并以该研究人员的最终意见为准。提取的资料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干预和对照方案、疗效判定指标、有无随访及随访时间、研究结果和不良事件等。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分析软件,对试验和对照干预相同或相似的试验进行Meta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权重的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表示;选 择 比 值 比(odds risk,OR)作为效应尺度指标,并标明两者的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
共检索出234篇文献,经过3次筛选最终纳入24

图1 流程图
注: 结局指标:①VAS疼痛评分;②有效率;③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等);④安全性评估
纳入文献中9

图2 风险偏倚所占百分比

图3 风险偏倚情况
24项研究文

图4 VAS疼痛评分森图
7项研究文

图5 有效率的森林图
6项研究文

图6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森林图
6项研究文
穴位埋线是在辨证选取穴位后,消毒局部皮肤,用针具将羊肠线植入穴位皮下组织肌肉层,通过羊肠线在体内的软化、分解、液化、吸收等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对机体产生刺激作用,并沿着对应经络走行,发挥穴位的局部及远端作用,进而发挥解痉、止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是一种结合了多种效应和疗法的混合型治疗方
本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差, 随机性的真实性无法验证, 可能存在较大的偏倚和误差。本研究结果显示穴位埋线在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方面的疗效是肯定的,可缩短患者术后疼痛时间及降低疼痛强度。但由于每个研究者个体差异性,每个研究对穴位的选择并不固定,有单一选穴也有联合选穴,没有统一标准,导致埋线效果在各个研究间具有差异,不利于借鉴推广。且VAS评分是以面部表情作为评价标准,具有主观性,以此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是否有效其准确性值得怀疑,不能排除测量偏移可能。虽然对不良反应分析结果显示穴位埋线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更高,但仅有6篇文章对不良反应做出了报道,且研究本身并未进行长期随访及前瞻性研究,因此难以做出可靠评价。
参考文献
金福树, 郭绍林. 七叶皂苷钠片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 2014,54(48):65-66. [百度学术]
Diaz G, Flood P.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J]. Minerva Anestesiologica, 2006,72(3):145. [百度学术]
张东铭, 黄莚庭, 杨新庆. 大肠肛门局部解剖与手术学[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百度学术]
张锡滔.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D].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 2013. [百度学术]
胡兴国, 赵 晶. 术后疼痛:外周和中枢敏感化及治疗对策[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1999,20(2):74-77. [百度学术]
Woolf C J, Chong M S. Preemptive analgesia--treating postoperative pain by preven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central sensitization.[J]. Anesthesia & Analgesia, 1993,77(2):362-379. [百度学术]
Wexner S D. The quest for painless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continu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2001,193(2):174-178. [百度学术]
伍跃麒, 谷云飞. 中医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23(15):1706-1707, 1708. [百度学术]
高庆建, 杨铁峥. 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33(4):681-683. [百度学术]
任晓艳. 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4,19(12):757-759. [百度学术]
刘莉莉. 穴位埋线法干预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D].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百度学术]
杜炳林. 长强穴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信息, 2015,32(1):87-88. [百度学术]
万伟萍. 长强承山穴埋线法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D]. 昆明:云南中医学院, 2012. [百度学术]
王熙龙. 穴位埋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D].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 2012. [百度学术]
李佳楠. 长强穴埋线干预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百度学术]
王姗姗. 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 [百度学术]
张思奋, 赵江宁, 袁东辉, 等. 穴位埋线超前镇痛对肛门病术后β-内啡肽和一氧化氮影响的研究[J]. 新中医, 2010,42(12):104-106. [百度学术]
黄 艳, 杨 伟, 宁余音, 等. 穴位埋线对混合痔患者术中及术后镇痛疗效的临床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33(6):52-53. [百度学术]
褚春华, 汪 凡, 殷光磊, 等. 穴位埋线预处理镇痛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前列腺素E2的影响[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26(3):275-276. [百度学术]
李海玲, 宋映娴, 惠永锋. 穴位埋线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临床观察[J]. 新疆中医药, 2017,35(4):42-44. [百度学术]
郭 毅, 耿学斯, 黄卫平, 等. 白环俞穴埋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31(5):72-74. [百度学术]
董林波, 滕圣林. 长强穴埋线法治疗痔术后疼痛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1,18(5):437-438. [百度学术]
邱剑锋, 赖 旖, 李国栋, 等. 长强穴埋线治疗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 2011,38(9):1771-1772. [百度学术]
农村广.长强、承山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临床效果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4,10(12):78-79. [百度学术]
熊之焰, 谢文娟. 穴位埋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32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4,20(1):68-69. [百度学术]
李 莉, 鲁林源, 朱 赟, 等. 长强穴埋线干预混合痔术后肛门部疼痛的临床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10(10):1421-1423. [百度学术]
易 进, 张 强, 丁 敏. 长强穴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 2015,37(1):91-92. [百度学术]
翟 栋, 童霄娟, 李 晓. 超前干预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7,40(1):56-59. [百度学术]
沈 忠, 邓 群, 杨关根, 等. 穴位埋线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4,33(12):1129-1131. [百度学术]
陈军亮. 长强穴位埋线治疗痔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 医药前沿, 2014,10(24):175, 176. [百度学术]
杨 伟, 张磊昌, 王亮锋. 穴位埋线超前镇痛干预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 针刺研究, 2011,36(4):292-295. [百度学术]
何剑平, 张锡滔. 长强、承山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1(25):2737-2738. [百度学术]
岳朝驰, 李 俊. 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102例疗效观察[J]. 医药前沿, 2012,8(9):333-334. [百度学术]
赵 娜. 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有效性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20(24):314. [百度学术]
布的尔坡,张兴明.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原理与临床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09,21(5):852-853 [百度学术]
刘洁石,臧 敬,乔彩虹.穴位埋线技术的发展暨与传统针刺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216-217 [百度学术]
荣新洲,樊桂成.充分认识创面对机体的危害性[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5,10(4):1-3. [百度学术]
曹 云,郝卫文,谢 敏,等.急诊科地佐辛镇痛病人疼痛强度及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J].循证护理,2019,5(8):749-751. [百度学术]
舒 涛,李国栋,李春花.穴位注药埋线法对痔术后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医杂志,2010,51(4):335-338.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