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圆道思想的源流、基本内容及方法论意义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仲景医药文化研究院(河南 南阳 473061);2.张仲景国医研究院(河南 南阳 473061);3.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2025年河南省软科学项目(No.252400410458);2023年南阳市科技攻关项目(No.2023KJGG261)


《黄帝内经》圆道思想的源流、基本内容及方法论意义研究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圆道”是指物质沿圆周进行周期性运动的规律。圆道观认为,自然界诸多现象以及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与消亡,均呈现出终而复始、圆周(或螺旋)运动的基本特征。《吕氏春秋·时则训》及《淮南子·时则训》中记载的古天文学、物候学内容,为《黄帝内经》圆道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表明这一思想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依据。《吕氏春秋》的圆道理论标志着中国哲学圆道观的成熟。哲学圆道思想形成以后,迅速被中医学吸收,并发展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气、阴阳、五行(五季)圆道理论。在此理论指导下,中医学进一步构建了圆道生理学、圆道病理学体系,并衍生出圆道辨证方法与圆道治疗原则。《黄帝内经》圆道思想的临床辨证方法论意义,在于为中医提供了系统的圆道方法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符仲华.圆道观与针灸学说[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0(4):44-45.
    [2] 刘长明.圆道思维与和谐社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5):14-18.
    [3] 马杰,徐燕,严骅等.中医“补偏救弊”与“致中和”哲学思想及“圜道”运动观[J].中医杂志,2013,54(12):994-997.
    [4] 陈钧.中医圆道理论指导下模拟微重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3.
    [5] 刘燚,王海军.阴阳升降理论探析与启迪[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11):32-35.
    [6] 林佳清,吴颢昕.论中医理论与圆运动规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69-70.
    [7] 李鼎.从马王堆汉墓医书看早期的经络学说[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78,15(2):47-51.
    [8] 陈吉全.基于中医卫气与经络之气理论探讨重症肌无力病机与治则[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10):5052-5055.
    [9] 陈吉全,陈瑞祺.运用调补大气治则治疗慢性病心法[J].中医药通报,2024,23(1):25-29.
    [10] 申弘道,黄家诏.黄元御一气周流学说的近现代研究概况[C]//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 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 .广西中医药大学,2012:342-344.
    [11] 毛文艳,杜武勋.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探析[J].江苏中医药,2016,48(3):6-8.
    [12] 陈吉全,陈瑞祺.论中医“气的分类”的逻辑矛盾与解决方式[J].中医药通报,2024,23(10):20-22.
    [13] 陈吉全,陈瑞祺.《黄帝内经》大气周流观基本内容及传承创新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23,39(9):107-110.
    [14] 陈吉全.中医神气理论的构建及临床应用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9):4385-4388.
    [15] 陈吉全,陈瑞祺.运用《黄帝内经》卫气理论解读外感热病六经及卫气营血辨证方药[J].国医论坛,2024,39(4):19-22.
    [16] 严世芸.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220.
    [17] 陈吉全,陈瑞祺 .《黄帝内经》卫气理论现代解读及临床应用探讨 [J]. 中医药通报,2024,23(4):1-5.
    [18] 陈吉全,陈瑞祺.基于中医卫气理论探讨流行性感冒的病机及治则方药[J].湖南中医杂志,2023,39(8):104-106.
    [19] 刘赟,张锦祥,原嘉民,等.运用圆运动理论治疗失眠体会[J].中医杂志,2013,54(14):1240-1242.
    [20] 李丹彤,王冰梅.基于圆运动理论治疗2型糖尿病[J].光明中医,2024,39(13):2606-2608.
    [21] 陈吉全.张锡纯大气理论基本问题及临床应用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6):2858-2861.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陈吉全,陈瑞祺.《黄帝内经》圆道思想的源流、基本内容及方法论意义研究[J].,2025,24(2):6-1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9
  • 下载次数: 64
  • HTML阅读次数: 25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3-01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4-21
  • 录用日期:2025-03-20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