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疗效的关系
作者:
作者单位:

1.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9);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1012);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3);4.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2)

作者简介:

庄鸿莉,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老年病的中医辨证治疗。E-mail:13306051108@163.com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b,Peg-IFNα-2b)治疗后的ALT复常率、HBs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等疗效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32例HBeAg阴性CHB患者,记录患者抗病毒治疗前的中医证型、ALT、HBsAg、HBV DNA、肝组织病理,并进行为期48 w的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后的ALT复常率、HBsAg阴转率及HBV DNA阴转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医证型、基线西医相关指标对Peg-IFNα-2b抗病毒疗效的影响。结果 相较于其他证型,肝郁气滞证患者年龄最小,瘀血阻络证患者病程最长,湿热蕴结证患者ALT、AST水平较高,肝郁脾虚证患者HBsAg水平较低,瘀血阻络证患者HBV DNA载量较低、肝硬度值较高,湿热蕴结证患者肝组织G2级占比最高,瘀血阻络证患者肝组织S2期占比最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存在明显的炎症(G2级)时,患者采用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后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G≤2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阻络证患者ALT复常率最低,湿热蕴结证患者HBV DNA阴转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中医证型、ALT水平、HBsAg水平、HBV DNA载量、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为HBV DNA阴转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的HBeAg阴性CHB患者在使用Peg-IFNα-2b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征和疗效差异。其中,湿热蕴结证患者的肝脏炎症程度较重,但其HBV DNA阴转率较高,是进行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证型。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林立,贾敏,刘垚昱,梁惠卿,陈少东,郑晓婷,张璐芸,罗慧英,陈思燕,庄鸿莉. 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疗效的关系[J].,2024,23(11):31-3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08-18
  • 最后修改日期:2024-09-20
  • 录用日期:2024-11-12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