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痘疹方论》治疗小儿痘疹的用药特点
作者: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作者简介:

周蓓,女,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小儿肺系疾病的中医防治研究。E-mail:63637131@qq.com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课题(No.GXZYKF 2020A-11);广西中药药效研究重点实验室项目(No.20-065-38)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南宋儿科医家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治疗小儿痘疹的用药特点。方法 通过Excel软件将《小儿痘疹方论》有关小儿痘疹的内服处方进行数据录入以及频数、性味归经、功效统计分析,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及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聚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收集内服处方84首,涉及中药140味,共计使用频次632次。从药物种类方面进行分析,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主要归入肺经、肝经、脾经、胃经,药物功效以补虚、清热和解表为主;从中药总使用频次方面进行分析,用药以温药、甘味药、归脾经药、补虚药居多。通过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可得到6味关联性较大的核心药物:人参、当归、茯苓、白术、白芍、甘草。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4个有效聚类药物组合。结论 陈文中治疗小儿痘疹注重辨证,主要运用温补法,采取补虚托里、解毒、疏通营卫三法,反对妄投宣利寒凉之药损伤脾胃。

    参考文献
    [1] 朱杰.陈文中温阳学术思想析微,2013,45(9):161-162.
    [2] 薛己.薛氏医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661-683.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4-402.
    [4] 唐德才,吴庆光.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7-384.
    [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3875.
    [6] 鲁晏武, 陈仁寿,叶静静.《疡医大全》治疗痘疹内服方药规律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22,57(10):774-775.
    [7] 赵艳,郭君双.南宋医家陈文中儿科特色[J].中医文献杂志,2001,18(4):33-34.
    [8] 俞景茂.儿科温阳与寒凉学说钩玄[C].//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148-150.
    [9] 秦菊,黎敏,江滨.基于“脾主肌肉”理论探讨四君子汤在创伤修复中应用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 2022,43(8),1143-1146.
    [10] 李晓红,岳美颖,贾波,等.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虚型克罗恩病大鼠血清TNF-α和IL-10水平的影响 [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1),46-49.
    [11] 朱广伟,张贵君,汪萌,等.芍药甘草汤基原及药效组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8):2865-2869.
    [12] 王文萍,王垂杰,谷松,等.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3):382-387.
    [13] 钱浩良,凌哲宇,顾亚萍.分析芍药甘草汤的临床应用及方剂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1):131-132.
    [14] 张柂儇,刘海龙,王瑞琼,等.黄芪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Q-marker预测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23,32(4):410-419.
    [15] 李想,李冀.甘草提取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9,51(5):81-86.
    [16] 张明发,沈雅琴,张艳霞.甘草及其有效成分的皮肤药和临床应用[J].药物评价研究,2013,36(2):146-156.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汪美君,周蓓,梁娟,刘娇,陈明惠.《小儿痘疹方论》治疗小儿痘疹的用药特点[J].,2024,23(6):37-4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20
  • 下载次数: 9418
  • HTML阅读次数: 14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23-08-02
  • 最后修改日期:2024-08-07
  • 录用日期:2023-11-07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