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儒道哲学探析黄元御“一气周流”气化体系
作者:
作者单位: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作者简介:

杨志军,女,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yangzhijun1971@yeah.net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No.2020-120;No.2019-035);甘肃省“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No.GS〔2021〕GHB1862;No.GS〔2021〕GHB1904);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课题(No.YB-201705;No.YBXM-02);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No.2021-5;No.2020-3);校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课题(No.2019XJYLKC-12;No.2019XJYLKC-13;No.2019XJYLKC-14)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一气周流”作为黄元御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后人对其阐述颇多,然尚未深入,大多停留在《四圣心源》的中气五行气机上,在其理法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尚少,当从其源头再探“一气周流”理论结构,方能深刻阐述其学术思想内涵。黄氏提炼《道德经》《易经》中的“天道”规律,并结合岐黄、扁鹊、仲景之学,整合出一气周流气化观。以中气作为气化中心,并以阴阳规律发散变化万物,又以阴阳规律归化于中气,如此周而复始,此过程中万物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备的气化体系。故本文主要从黄氏中气思想(万物并作、复命归根)、扶阳思想(气运原力)、五运六气思想(周流气象)等进行剖析总结,旨在使其理论更具系统性和具象化,以使临床“一气周流”气化理法体系的运用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 颜一品,朱章志.《四圣心源》桂芍配伍之思辨[J].环球中医药,2022,15(2):258-260.
    [2] 宋广越,戴 铭.黄元御《四圣心源》桂枝运用特点探析[J].中医杂志,2021,62(19):1744-1745.
    [3] 王怡超,焦丽静,胡佩珮,等.从一气周流分析肺癌的因机证治[J].中医药导报,2021,27(8):185-187.
    [4] 滕 磊,忻耀杰,寻满湘,等.基于《四圣心源》探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策略[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1):110-112.
    [5] 杨际凤,林 超.“一气周流”理论与针灸补泻手法思路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4):6-7.
    [6] 王理想,王 涛.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12):13-15.
    [7] 焦健洋,孙竹青.黄元御儒道易医会通视域下的道论——以《道德悬解》为中心[J].周易研究,2019,32(1):19-26.
    [8] 阳缘乐,李 敏,杨志军,等.基于黄元御气机升降理论的当归应用探析[J].新中医,2021,53(18):195-200.
    [9] 黄元御.黄元御四圣医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7-40.
    [10] 黄元御.道德悬解[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14-321
    [11] 黄元御.素问悬解:黄元御医书全集[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16:249.
    [12] 谭 峭.化书[M].李似珍,金玉博,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20:21.
    [13] 庞鹤鸣.气本质研究—宇宙物质结构三层面理论假说[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3(3):18-22.
    [14] 申弘道,黄家诏. 黄元御一气周流学说的近现代研究概况[C].昆明: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342-344.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阳缘乐,刘硕,李敏,杨志军,邵晶,梁永林,杨秀娟.基于儒道哲学探析黄元御“一气周流”气化体系[J].,2023,22(10):34-3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32
  • 下载次数: 639
  • HTML阅读次数: 24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22-05-26
  • 最后修改日期:2023-12-19
  • 录用日期:2022-07-11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12-28
  • 出版日期: 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