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帝内经》的东北部名老中医寒性疾病用药配伍规律探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作者简介:

翟双庆,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黄帝内经》及中医理论体系和历史演变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No.2018YFC1704105)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基于《黄帝内经》原文及数据挖掘方法,提炼东北部名老中医治疗寒性疾病的用药配伍规律,为寒性疾病的临床用药配伍提供经验与指导。方法 借助名医传承平台,收集东北部名老中医治疗寒性疾病的医案,采用统计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挖掘东北部名老中医治疗寒性疾病的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结果 通过294份医案中证候、药物出现频次及药物的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挖掘出共36条组方规则,8个药物聚类组。结论 寒性疾病可分为实寒及虚寒,按照挖掘得到的药物聚类组随证加减配伍应用,对东北部地区人群及里热素盛者还应注意配伍苦寒清热药物以清里热。

    参考文献
    [1] 赵令竹.《黄帝内经》寒性疾病理论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
    [2] 史业骞.象思维对方药学的影响[D].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
    [3]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 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 于 欣,李天星,白 帆,等.基于文献对全国七个地理区划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情况的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14):151-154,158.
    [6] 白明华,王 济,郑燕飞,等.基于108015例样本数据的中国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征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6):498-507.
    [7] 牛坤旭,石 晗,刘伟俊,等.养血温通汤治疗寒痹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4):57-59.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刘雨昕,翟双庆,刘金涛,张钰欣.基于《黄帝内经》的东北部名老中医寒性疾病用药配伍规律探析[J].,2022,21(10):29-3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20
  • 下载次数: 472
  • HTML阅读次数: 11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22-05-16
  • 最后修改日期:2022-11-15
  • 录用日期:2022-06-21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