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看施用中医食性的管窥
作者:
作者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作者简介:

阮诗玮,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肾脏病的中西医临床研究。E-mail:1476068677@qq.com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福建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闽卫办中医发明电(2018)216号];福建闽山中医肾病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No.闽卫中医函(2019)129号];阮诗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基于“药食同源”理论提出“食性”的概念,即食材的属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食性不同,功效迥异,进食之道,需识食性,结合阮诗玮六看诊疗模式,以治病之法融会贯通制食之道。在看天、地、时、人、病、症的框架下,通过辨证六个层次,利用食物的各种属性,以燮理阴阳,调和气血。其中常人施膳需循其性,守阴阳,顺气运,从地域,法四时,合人性,以资血气,方能安身立命;病家制食需遵病循症、谨防“食复”。本文通过对食性的概念、常人进食、病家用膳三个方面分而论述,对不同人群的饮食提出针对性意见,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饮食之道,辨体施膳,辨证制食,将食性效益发挥最大化,以达到预防疾病、养生保健之效。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林希璟,余永鑫,阮诗玮.从六看施用中医食性的管窥[J].,2022,21(10):21-2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2-01-05
  • 最后修改日期:2022-11-15
  • 录用日期:2022-01-25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