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筋滞骨错”理论对尾骨脱位相关腰痛的探讨
作者:
作者单位: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16)

作者简介:

赵明宇,男,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颈肩腰腿痛的中医药治疗与研究。E-mail:zmyym2003@163.com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南省中医药拔尖人才培养项目专项(No.2019ZYBJ23)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腰痛的病因并不是只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等,赵明宇主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有臀部摔伤史或分娩史的患者的腰痛与尾骨脱位有极大的联系。本文拟在“筋滞骨错”理论的基础上,从尾骨的解剖学特点、尾骨脱位相关腰痛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来进行讨论,为尾骨脱位相关腰痛的临床诊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 栋,陈春慧,胡志超,等.中国成人腰痛流行病学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19(6):651-655.
    [2] 石志宜,卢 颖,邢丽媛,等.妊娠相关下腰痛预防与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6):934-941.
    [3] 李 瑛.尾椎骨错缝的成因、诊断、疗效观察及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1):47-48.
    [4] 颜琳力,宋西正.腰骶轴向融合与尾骨周围解剖研究进展[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6,44(4):364-367.
    [5] 董贻奇,汪芳俊,范炳华.尾骨脱位相关腰痛的诊治探讨[J].中医正骨,2020,32(6):38-39.
    [6] 周琳夕,谷雪莲,杜洪灵.基于有限元法研究顺产肛提肌损伤与盆底疾病的发生[J].医用生物力学,2020,35(6):732-738.
    [7] 宣荣荣,张永妍,高雅洁,等.基于盆底肌三维模型的第二产程应力和应变分析[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51(8):623-631.
    [8] 赵明宇,赵 启.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探析[J].中医正骨,2014,26(8):68-70.
    [9] 赵明宇,廉 杰,鲍铁周,等.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再析[J].中医正骨,2015,27(4):74-75,77.
    [10] 赵明宇,张向东,赵 启,等.“以骨为先”治疗退行性脊柱病和骨关节病的理论探讨[J].中医正骨,2020,32(6):35-37.
    [11] 张珊珊,王楚怀.腰痛的生物力学基础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8):602-607.
    [12] LEDERMAN E. The myth of core stability[J]. J Body Movether,2010, 14(1):84-98.
    [13] DAVARIAN S, MAROUFI N, EBRAHIMI I,et al. Trunk muscles strength and endurance in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linical instability[J]. J Back Musculoskelet Rehabil,2012,25(2):123-129.
    [14] 赵明宇,杨超凡,赵 启,等.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的平衡观[J].医学与哲学(B),2016,37(10):85-87.
    [15] LEE AY, BAEK SO, CHO YW, et al. Pelvic floor muscle contraction and abdominal hollowing during walking can selectively activate local trunk stabilizing muscles[J]. J Back Musculoskelet Rehabil,2016,29(4):731-739.
    [16] SAPSFORD R. The pelvic floor: A clinical model for function and rehabilitation[J].Physiotherapy,2001, 87(12):620-630.
    [17] 姚本顺,应晓明,李增图,等.范炳华教授追本溯源法诊治下腰痛学术经验探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0):1176-1180.
    [18] 夏 晓.尾骨脱位DR平片影像误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7):823-824.
    [19] 张洁诚,徐 蓉,蔡裕兴.对比常规X射线与X射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用于骶尾骨侧位摄影中的价值[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6,20(4):388-390,394.
    [20] 王 宇.数字断层融合成像在骨骼系统成像中的应用进展[J].医疗装备,2020,33(15):190-191.
    [21] 张 荣,张向东,王庆丰,等.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的腰痛腰腹联合诊疗思维[J].中医正骨,2019,31(12):51-53.
    [22] 赵明宇,黄桂成,郑 伟,等.腰腹部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分析[J].中医学报,2015,30(10):1525-1527.
    [23] 王 波.理筋正骨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机制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
    [24] 周慧清,尚 华,李晓冬,等.女性盆底肌解剖与功能[J].解剖学杂志,2020,43(5):434-437.
    [25] 梁丹丹,蔚 蔚.女性盆底肌功能锻炼[J].中老年保健,2014,21(1):28-29.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杨梦琪,张向东,寇赵淅,赵明宇.基于“筋滞骨错”理论对尾骨脱位相关腰痛的探讨[J].,2022,21(8):13-1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35
  • 下载次数: 489
  • HTML阅读次数: 58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21-11-19
  • 最后修改日期:2022-08-27
  • 录用日期:2022-01-04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09-14
  • 出版日期: 2022-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