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络脉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029)

作者简介:

关静,女,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病证结合的研究。E-mail:guanjingishere@126.com

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 20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No.2017YFC1703302);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课题(No.2018-JYBZZ-JS007)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舌下络脉在恶性肿瘤的筛查和预后判定中有一定的价值。本文通过研究近20年的文献,对舌下络脉异常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中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并探求舌下络脉诊法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毛冬雪,齐景馨,俞 睿,等.舌下络脉形成的机理探析及临床意义[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089-2091.
    [2] 任廷革点校.黄帝内经素问:新校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703.
    [3]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宋刊本[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57.
    [4] 宋·陈自明著.明·薛 己校注.《校注妇人良方》注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347-348.
    [5] 清·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22-124.
    [6] 高 飞,傅小云,钱明江,等.侧流暗场成像技术观察内毒素休克兔小肠绒毛与舌下微循环改变[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7,33(4):764-768.
    [7] 李乃民,林晓东,王淑英,等. 运用观察舌脉曲张的方法诊断门脉高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4, 1(1): 2-5.
    [8] 高静东,岳小强,刘 庆,等.原发性肝癌患者舌下络脉特征的聚类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5):567-568.
    [9] 吕 斐.165例肝癌及肝硬化患者的舌下静脉改变比较[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3):4.
    [10] 王丽娜.不同门脉高压模型犬的舌下络脉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1.
    [11] 余丽娟.大肠癌中医证候相关因子的多因素分析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12] 陈 群,徐志伟,路 艳.肺癌患者瘀血舌象与血架TXA2/PGI2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1) :71.
    [13] 肖 寒,朱介宾,申小苏.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舌脉的观察[J].陕西中医,2008,29 (12) :1580-1582.
    [14] 吴祖春.舌下络脉图像采集系列因素分析及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15] 方俊岚.舌下静脉曲张瘀血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J].中医杂志,1992(6) : 62.
    [16] 孙 艳,贾彦寿.肿瘤患者瘀血舌象与凝血五项指标间的联系[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 6) :718-719.
    [17] YOSHIDA T,OSATO M,SAKON M,et al.Locoregional injection of OK-432/fibrinogen/thrombin for unresectable metastatic liver tumors[J].Kagaku Ryoho,1996,23(11):1575-1577.
    [18] WANG WS,LIN JK,LIN TC,et al.Plasma von Willebrand factor level as a prognostic indicator of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rcinoma [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14):2166-2170.
    [19] LEE JH, RYU KW,KIM S,et al.PreoPerative plasma fibrinogen levels in gastric cancer prtients correlate with extent of tumor[J].Hepatogas-troente rology,2004,51(60): 1860-1863.
    [20] 陈洪军,陈春华,吕志伟.肺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分析[ J ]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 (4):577-578.
    [21] 路 艳,陈群,杨爱萍.肺癌瘀血舌象与T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异常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168-169.
    [22] 陈慰峰.医学免疫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4-205.
    [23] 陈 群,徐志伟,路艳.79例肺癌患者瘀血舌象临床观察研究[J].国医论坛,2005(3):10-11.
    [24] 周俊琴,陈建国,黄东华. 肺癌患者舌下络脉形态变化规律探讨[J].河北中医,2006,28(11):820-821.
    [25] 黄海茵,苏晋梅,韩明权,等.肺癌与一般呼吸系统疾病舌象的对比研究[J].中医杂志,2002,43( 7) :535-536
    [26] 谢 敏.163例初治肺癌病人舌象与病理分型、辨证分型的关系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
    [27] 秦志祥,王毅强,廉爱兰.86例癌症病人舌质的综合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1999(1):3-5.
    [28] 李欣晖.食管癌不同分期的内窥镜表现与舌象关系的临床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6.
    [29] 周 红,苏 兰,郭宁栎.大肠癌患者不同分期的舌象特点分析[J].四川中医, 2014,32(6):88-89.
    [30] 林晓东.60例胃癌病的舌下象观察[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2006:104.
    [31] 刘 庆,岳小强,任荣政,等.不同临床分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下络脉特征[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3):175-177.
    [32] 刘 红,吴 涛,黄东华,等.肺癌患者舌下络脉颜色HIS值变化规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9):1194-1195
    [33] 靳士英.舌下络脉诊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1-2.
    [34] 毛 丹.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像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1,17(5):17-19.
    [35] 刘同奇,王 虹,苏首健.舌下络脉瘀点与肿瘤关系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 12 (7) :345-346.
    [36] 石志云.200例肿瘤患者舌下脉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医研究,1990,3(3):13-15.
    [37] 齐元富.肿瘤的几个中医新体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4):262-263.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张晓晓,刘水清,沈洋,贾玫,关静.舌下络脉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2021,20(6):26-3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2
  • 下载次数: 463
  • HTML阅读次数: 54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21-01-02
  • 最后修改日期:2021-12-17
  • 录用日期:2021-04-19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06-17
  • 出版日期: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