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立足阴阳论病机
作者:
作者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430061)

作者简介:

张志峰,男,副教授,医学博士。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金匮要略》继承并发挥《内经》阴阳理论,结合具体病证,立足阴阳阐释杂病总病机、脏腑病机,解决了“因、机、证、治”中的关键环节——辨证,是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也体现出了《金匮要略》脏腑辨证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张家礼主编.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7、84、162、200、435、133、19、163、65、167、128、194、368、369、219、199、191、346、418、221、143、197、142、113、131、236、270、465、126、174、177.
    [2]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二册·医经注释(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35、217.
    [3] 清·尤在泾集注.金匮要略心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3:44.
    [4] 清·徐忠可著.金匮要略论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96.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张志峰.《金匮要略》立足阴阳论病机[J].,2015,(6):15-1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50
  • 下载次数: 862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