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扶阳”的内涵与现代拓展
作者: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30023)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从扶阳的核心思想“阳主阴从”观、扶阳要药“附子”的遣方用药及沿革等多角度阐述“扶阳”学说的内涵,并从“扶阳”的其他疗法(五行针灸、正脊扶阳、性理扶阳、扶阳罐、功法扶阳)陈述“扶阳”在现代的拓展状况,继而提出了扶阳学派未来的研究趋向。

    参考文献
    [1] 卢崇汉.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与运用[J].中华养生保健,2012,10(10):28-33.
    [2] 郑钦安著,唐步棋阐释.医理真传[M].第1版.成都:巴蜀书社,1989:93.
    [3] 顾树华.传承吴氏学术思想践行吴老温阳大法[A].第二届扶阳论坛文集[C],2008:97-100.
    [4] 徐姗姗,雍小嘉.扶阳派运用姜桂附的规律研究[J].新中医,2012,44(6):173-175.
    [5] 雒晓东.李可470张汤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A].第二届扶阳论坛文集[C],2008:46-47.
    [6] 张存悌.火神派的理论要点和现实意义[A].第二届扶阳论坛文集[C],2008:6-11.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唐农,毛德文,刘力红,李晏杰,陈月桥.浅谈“扶阳”的内涵与现代拓展[J].,2014,(5):37-3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544
  • 下载次数: 729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