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病的疗效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作者:
作者单位: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510405);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0080);3.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510130);4.广东省广州市儿童医院(510120)

作者简介:

胡小英,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医治疗常见病项目(No:2007BAI20B024) 作者简介 胡小英,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观察中医药疗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病的疗效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359例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患儿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汤剂、中药汤剂+小儿推拿、蒙脱石散(思密达)进行治疗, 疗程3天。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及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的数量进行检测。结果:试验A组、试验B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A组、试验B组组间无差异(P>0.05)。肠道微生态方面,除乳酸菌数量治疗后三组间及试验B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乳酸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菌/大肠杆菌比值、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疗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短期内对肠道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数量影响不明显。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胡小英,许华,陈晓刚,刘华,张媛媛,丘小汕,肖达民,潘瑞芳,黄蓓.中医药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病的疗效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J].,2012,2(4):42-4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0-21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