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脂健脾合剂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学院 361000)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探索消脂健脾合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干预作用。方法:7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消脂健脾合剂及易善复口服2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LT、AST活性,TC、TG含量,肝脏B超,临床疗效判断。结果:消脂健脾合剂能有效地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ALT、AST活性,TC、TG含量,改善肝脏B超脂肪变性,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较之易善复无显著差异。结论:消脂健脾合剂能够有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参考文献
    [1] Portincasa P,Grattagliano I,Palmieri VO,et al.Current pharmaco2 logical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J].CurrMed Chem,2006,13(24):2889-2900.
    [2] Neuschwander-Tetri B,Caldwell S.H.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summary of an AASLD single topic conference[J].Hepatology,2003,37:1202-1219.
    [3] 范建高,曾民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分类及其诊断策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127-128.
    [4] Day C,James O.Steatohepatitis:a tale of two“hits”[J] Gastroenterology,1998,114:842-845.
    [5] 冯琴,张慧,胡义扬,等.祛湿化瘀方对单纯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26-29.
    [6] 胡义扬.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3):129-130.
    [7]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1-163.
    [8]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8.
    [9] 范建高,曾民德.脂肪性肝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5-206.
    [10] 叶味设.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及防治[J].中国热带医学,2004,4(6):l023-1024.
    [11] 徐列明,胡义扬.脂肪肝的中药治疗[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3,1(2):138-140.
    [12] 陈少东,李红山,冯琴,等.脂肪肝中医证型分类的文献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16(4):255-257.
    [13] 何蓓晖.三七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TNFα、Leptin水平的影响[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3):56-58.
    [14] 赵文霞.赤芍防治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中医研究,2005,18(3):13-16.
    [15] 董慧.大黄素对酒精和高脂饲养诱导的大鼠脂肪肝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3):202-204.
    [16] 江庆澜.虎杖提取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药材,2005,28(10):917-920.
    [17] 王小英.茵陈蒿提取物对高脂诱导大鼠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及抗脂肪肝作用的研究[J].中国药房,2007,18(21):1603-1606.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林立,张其清.消脂健脾合剂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2010,(4):44-4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09
  • 下载次数: 650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