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象思维与中医辨证
作者: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医学院(361005)

作者简介:

王彦晖,男,教授。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形象思维为主是中医辨证思维的特点,是中医学诸多奥妙的根源。中医的整个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思维过程即是一个以象诊象,以象治象的过程。外感病中,有病才有症状,才有相应的象,然后才能进行辨证,因此辨证应当从病辨证,抓主症辨证。内伤病中,诊察之象和证先于病和症状出现,中医辨证思维应当采取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的意象思维,象症结合辨证。

    参考文献
    [1] 匡调元.人体新系猜想[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263.
    [2] 张其成.“象”模型[J].周易研究, 2002,2:71-80.
    [3] 王振华.用中医的思维方式理解中医[J].中医杂志.2006, 47,(2) :91.
    [4] 张枢明.证的研究专家谈[J].中医杂志.1996,37(7):430-431.
    [5]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9.
    [6]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39.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王彦晖.论形象思维与中医辨证[J].,2009,(4):44-4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510
  • 下载次数: 1527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