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阐释方法例析
作者:
作者单位:

1.山东中医药大学(250355);2.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5)

作者简介:

曲夷,女,医学博士,讲师。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从文字考据、文法特点、会通全书、参照不同版本、结合《金匮要略》、结合《内经》《难经》《本草经》、结合考古发现、运用临床佐证、运用辨证思维九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研读《伤寒论》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郝万山.《伤寒》《金匮》中的粉字考释[J].中医杂志,1991,(10):57-58.
    [2] 郝万山.《伤寒论》词语训释札记[J].山西中医,1987,(3):9.
    [3] 傅延龄,陈非.《伤寒论》若干字词的再解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4):31-33.
    [4] 李克绍著.李树沛,姜建国辑.李克绍医学文集·伤寒解惑论[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42.
    [5] 李克绍著.李树沛,姜建国辑.李克绍医学文集·伤寒解惑论[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44.
    [6] 成肇仁.谈谈《伤寒论》的互文见义[J].陕西中医,1985,(8):44.
    [7] 郝万山.郝万山伤寒论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7.
    [8] 姜建国.伤寒论释难[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151.
    [9] 李心机.《伤寒论》疑难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36.
    [10] 李克绍著.李树沛,姜建国辑.李克绍医学文集·伤寒解惑论[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54
    [11] 李克绍著.李树沛,姜建国辑.李克绍医学文集·伤寒解惑论[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54.
    [12] 姜建国.伤寒思辩[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226.
    [13] 柯雪帆,赵章忠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2):36-38.
    [14] 梅国强.水泉不止膀胱不藏——浅议五苓散治消渴[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5):15.
    [15] 姜建国.伤寒思辩[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6.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曲夷,李赛美.《伤寒论》原文阐释方法例析[J].,2009,(3):6-9, 1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76
  • 下载次数: 1205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