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对中医脾的认识
作者单位:

江西中医学院(330004)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从解剖、功能、中西医临床角度分析,认为西医之“胰”应与中医之“脾”相对应,中医学所论述的脾在形态、位置、色泽等方面,更接近于西医学脾、胰两脏的结合;在功能方面,脾“主运化,为仓廪之官”的功能和西医学胰的功能有密切联系。因而,中医学的脾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现代医学的脾、胰二脏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朱凌凌,童瑶,陈慧娟,等.脾的中西医学比较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1.
    [2] 梁卫江,张万岱.脾虚证的消化吸收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3):192.
    [3] 徐重明,聂天.脾虚证与血循环关系研究[J].河北中医,1997,19(3):2.
    [4] 陈达理,周立红,刘泽霖,等.脾虚、脾实证患者血浆TPA、PAI、PLM含量测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8):40.
    [5] 金敬善,等.老年人和脾虚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4(3):164.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徐华,金德忠.现代医学对中医脾的认识[J].,2008,(6):17-1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