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作者中文名
作者英文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中图分类号
DOI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论文查重自检
投稿须知
联系我们
首页
>
过刊浏览
>
2007年第卷第1期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黄帝内经》中“小心”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
李今庸
李今庸
湖北中医学院430061
在知网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湖北中医学院(430061)
作者简介:
李今庸,男,著名中医学家。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知网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小心 胆府 临床意义
Abstract:
Key words:
黄帝内经 小心 胆府 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李今庸.
《黄帝内经》中“小心”及其临床意义
[J].中医药通报,2007,6(1):6-8.
[2]
刘锋,刘浩.
论《黄帝内经》之“正邪”
[J].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370-2371.
[3]
刘锋,陈钢.
论《黄帝内经》之“虚邪”
[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193-194.
[4]
刘锋,陈钢.
论《黄帝内经》之“故邪”
[J].辽宁中医杂志,2012(4):647-648.
[5]
王诚.
《黄帝内经》“卧出”辩正
[J].中医文献杂志,2013,31(1).
[6]
王诚.
《黄帝内经》“卧出”辨正
[J].中医文献杂志,2013(1):18.
[7]
田甜.
《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浅识
[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8):7-8.
[8]
封敏,侯天舒.
《黄帝内经》“气至”浅识
[J].江苏中医药,2010,42(12):66-67.
[9]
陈农.
《黄帝内经》原貌探寻
[J].中医药文化,1995(2).
[10]
黄玉燕,汤尔群,桑希生.
《黄帝内经》“苦味”探析
[J].辽宁中医杂志,2012(7):1238-1240.
[11]
王震.
《黄帝内经》“虚邪”源流
[J].西部中医药,2014(1):58-60.
[12]
陈雅洁.
浅析《黄帝内经》中留针理论
[J].四川中医,2014(2):24-25.
[13]
杨杰.
《黄帝内经》中“十度”诊法总则初探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15-16.
[14]
禄保平,范普雨,韦大文.
《黄帝内经》“食亦”命名考释
[J].河南中医药学刊,2011(5):550-551.
[15]
张会永,张哲,杨关林.
《黄帝内经》“血脉”理论发微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6).
[16]
闫立国,杨青,王亨飞.
《黄帝内经》“元气”源流探微
[J].中医研究,2009,22(8):3-5.
[17]
于睿,成泽东.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
[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77-1878.
[18]
赖晓琴,刘锋.
从《黄帝内经》“七损八益”谈养生
[J].江苏中医药,2018,50(5):10-11.
[19]
略论《黄帝内经》养生之道
[J].中医药文化
[20]
冯新玲,周慧芳.
解析《黄帝内经》藏府关系理论建构的图景
[J].时珍国医国药,2015(4):933-934.
引证文献
[1]
张伟.
“七节之傍 中有小心”析疑
[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
[2]
冯文林,邱宇星,张佩,刘茜言.
析《素问·刺禁论》中“七节之傍,中有小心”
[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8):28-29.
引用本文
李今庸.《黄帝内经》中“小心”及其临床意义[J].,2007,(1):6-8
复制
分享
0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453
下载次数:
776
HTML阅读次数:
0
引用次数:
0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0-26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