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作者中文名
作者英文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中图分类号
DOI
+高级检索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论文查重自检
投稿须知
联系我们
首页
>
过刊浏览
>
2005年第卷第5期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痓非痙的俗体字
作者:
李今庸
李今庸
湖北中医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1
在知网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湖北中医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1)
作者简介:
李今庸,男,著名中医学家。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知网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关键词:
痓 痙 俗体字 古汉语
Abstract:
Key words:
痓 痙 俗体字 古汉语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李今庸.
痓非痙的俗体字
[J].中医药通报,2005,4(5):22-23.
[2]
李怀之.
中医古籍中“痉”作“痓”之原因考
[J].中医药通报,2005,4(1):34-35.
[3]
沈澍农.
古医籍俗体字的产生与辨识
[J].北京中医,1993(5).
[4]
孙光荣.
如何学好古汉语
[J].湖南中医杂志,1986(3).
[5]
鲁兆麟,彭建中.
任应秋教授谈学习古汉语
[J].中医杂志,1986(3).
[6]
李剑秋.
谈谈古汉语的词序问题
[J].中华中医药学刊,1986(6).
[7]
沈大水.
古汉语并列连词汇解
[J].中医药文化,1997(1).
[8]
李盛仙.
新年话橘
[J].家庭中医药,2010(1):74-75.
[9]
崔仲平.
第五讲 古汉语的句型(一)
[J].吉林中医药,1983(3).
[10]
沈大水.
古汉语并列连词汇解
[J].医古文知识,1997(1):24-26.
[11]
刘延龄.
对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热、痙厥、昏迷的临床証治体会
[J].中医杂志,1964(7).
[12]
贾延利.
《伤寒论》"痓"字考辨
[J].国医论坛,2001,16(6):56.
[13]
浙江东阳市中医院开展古汉语知识培训
[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14]
刘弼臣.
金匱“痙病”浅談
[J].中医杂志,1957(11).
[15]
楊春波.
針治痙病二例
[J].福建中医药,1958(5).
[16]
許云斋.
治愈小儿严重痙症一例报导
[J].中医杂志,1963(11).
[17]
张工彧.
“痓”与“痉”辨析
[J].四川中医,1987(4).
[18]
顏行伍,屠国瑞,李澤琳,朱顏.
止痙散抗惊厥作用之研究(初步报告)
[J].中医杂志,1960(6).
[19]
徐成贺.
《金匮》“痓”、“痉”考辨
[J].四川中医,1992(4).
[20]
孟澍江.
临証回忆录(用金汁治愈瘟疫昏痙案)
[J].江苏中医药,1964(12).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李今庸.痓非痙的俗体字[J].,2005,(5):22-23
复制
分享
0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488
下载次数:
781
HTML阅读次数:
0
引用次数:
0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9-05
出版日期: